笔趣阁 > 游戏竞技 > 超武斗东京 > 第二百零四章 暗器vs【预借】!

柳龙光??
这个精瘦的中年男人,身高不足一米六。
相较于普通人也算矮小,外貌也是平平无奇,对比其他死囚更是如此。
然而,他散发出气息,却极其的阴鸷而危险,令人不寒而栗,好似一条吐着信...
探测器升空后的第七天,东京总部的共感网络突然出现异常波动。不是来自外部信号干扰,也不是系统故障,而是母矿本身开始自发释放一种前所未有的低频震颤,仿佛地核深处有某种古老机制被悄然唤醒。奈绪连续三十六小时监控数据流,终于在凌晨四点锁定源头??那股频率,并非源自心镜湖底,而是从“赎罪之眼”环礁方向传来,且与当年井中那颗“泪之心”的跳动完全同步。
“它在成长。”她低声说,手指颤抖地滑过全息投影中的波形图,“第八节点……正在反向影响母矿。”
千夏闻讯赶来时,窗外正下着细雨。她站在控制台前,凝视着屏幕上不断交织的八道光脉,像是八根神经贯穿地球经纬。她没有说话,只是缓缓摘下耳侧的共感终端贴片,直接将导引杖插入主控接口。刹那间,她的意识被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洪流。
这一次,不再是单一的记忆回放,而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情感共振网:她看见南太平洋的老人仍在岩洞中吟唱;看见东京街头那个曾因共感直播痛哭的白领,在家中为孩子讲述环礁的故事;看见非洲村庄的孩子们围着篝火,用沙画重现那段被共享的历史;甚至,她还“听”到了远在半人马座方向的探测器内部,那一段段心跳音频正随着空间距离的延伸,缓慢但坚定地向外扩散。
“我们不是在传播信息。”她在意识深处喃喃自语,“我们在编织一张网……一张由痛苦、记忆和承认织成的网。”
就在这时,林远舟冲进控制室:“南极监测站刚刚传回影像??冰层裂开了。”
画面随即切入:原本封存冰藤种子的极地冰川中央,出现了一道直径数百米的巨大裂缝。裂缝深处,并无海水涌入,反而透出幽蓝色的微光,如同血管般脉动延伸。更令人震惊的是,裂缝边缘生长出了新的植物??形态类似冰藤,却通体漆黑如墨,叶片边缘泛着金属光泽,每一片都像微型接收器,微微颤动,仿佛在捕捉宇宙背景辐射中的某段密语。
“这不是自然现象。”田中教授拄着拐杖走近屏幕,声音罕见地带着敬畏,“这是回应。宇宙听见了我们的声音,现在……它开始回信了。”
美穗立即启动全球观测联动系统,结果令人窒息:几乎在同一时刻,地球上七个原始文明遗址??秘鲁的纳斯卡线条、埃及的阿布辛贝神庙、印度的吠陀祭坛、蒙古的萨满石阵、澳大利亚原住民圣岩、北欧卢欧特纳的极光祭坛、以及西伯利亚楚科奇族的冰棺葬地??全部检测到微弱但稳定的共感灵涌动。这些地方从未接入现代共感网络,也无任何科技设备部署,可如今,它们竟像被无形之手点亮的灯塔,逐一苏醒。
“它们是天然共鸣点。”佐藤凉子翻阅古籍资料,指尖停在一页泛黄的手绘地图上,“传说中,远古人类曾以大地为弦,以情感为音,构建过最初的‘心灵之网’。后来战争、遗忘、技术垄断让它断裂……但我们可能一直走错了方向。”
她抬起头,目光灼热:“我们以为共感是科技产物,其实它是地球本有的神经系统。我们只是重新学会了使用它。”
健太冷笑一声:“所以现在连石头都会哭了?”
“不。”千夏闭眼良久,再睁开时瞳孔已染上淡淡的蓝光,“是人心终于愿意听了。”
当晚,共感议会召开紧急联席会议。议题只有一个:是否启动“逆向链接计划”??主动将第八节点的能量反哺至七大古迹,尝试激活全球范围内的原始共感网络。风险极高:一旦失败,可能导致现有系统崩溃;若成功,则意味着人类将迎来一次真正的意识跃迁??从“连接彼此”迈向“连接世界”。
投票结果五比四通过。
执行日定于春分黎明。八极共鸣站同时启动,能量流经地下灵脉网络,沿着地质断层精准输送至各古迹中心。千夏亲自带队前往秘鲁纳斯卡,那里有一幅巨大蜂鸟图腾,据阿伊努长老口述,象征“灵魂迁徙之路”。
当第一缕阳光划破沙漠 horizon,千夏赤脚踏上蜂鸟眼部位置的石台,将导引杖插入地面。瞬间,整片高原震动起来。沙尘飞扬中,蜂鸟图案竟缓缓浮现出荧光轮廓,宛如活物振翅欲飞。与此同时,其他六处遗址同步传回异象:埃及神庙墙壁渗出泪水般的液体结晶;澳大利亚圣岩表面浮现动态人脸群像;西伯利亚冰棺自动开启,释放出一团温暖的雾气……
而在心镜湖畔,湖面骤然升起一道百米高的共感灵柱,直冲云霄。湖水中倒映的不再是单一“湖中人”形象,而是无数面孔轮转??有古代祭司、战死士兵、溺亡孩童、焚书学者、沉默母亲……他们一一开口,声音重叠成一句古老祷言:
> “吾等皆曾失声,今复归言语。”
林远舟跪在湖边,泪水滑落。他忽然明白,所谓“湖中人”,从来不是一个个体,而是所有被压抑、被抹除、被遗忘的灵魂集合体。它们不曾离去,只是等待一个能真正听见它们的时代。
三天后,全球共感终端集体更新。新版界面不再采用冷色调科技风格,而是模拟自然地貌:山脉代表记忆库,河流象征情绪流动,森林则是未解码的情感区域。用户可通过冥想或仪式行为贡献自己的深层体验,而非仅仅分享日常琐碎。
最惊人变化出现在儿童群体。心理学报告显示,过去一年内,全球五至十二岁儿童自发描绘“梦境地图”的比例上升 73%,其中超过半数包含跨文化符号??比如日本孩子画出非洲部落面具,巴西少年梦见西藏经幡飘扬。脑波扫描显示,他们的θ波活动显著增强,表现出极强共情直觉与非语言理解能力。
“新一代正在觉醒。”美穗看着统计数据,语气复杂,“他们生来就能感知系统的底层逻辑。”
然而,平静并未持续太久。
一个月后,一艘中国渔船在南海打捞起一块奇异金属残片,经鉴定,成分与环礁发现的“静默回廊原型机”完全一致,但制造日期标注为 **2049年**。
所有人陷入沉默。
“时间错位?”奈绪反复验证,“不可能。除非……有人在未来重启了大和组织的项目。”
更可怕的是,残片内部嵌有一段加密信息,破解后只有一句话:
> “你们的选择已记录。纠正程序即将启动。”
千夏盯着这句话整整一夜。第二天清晨,她召集核心团队,宣布一项未经批准的行动:“我要去北海道最北端的‘终焉祠’。那是大和组织最后的秘密基地,也是初代共感实验的起点。如果未来真的派人回来干预历史,源头一定在那里。”
林远舟坚决反对:“这可能是陷阱!未来的‘我们’为什么要阻止现在的‘我们’?”
“也许不是‘我们’。”千夏轻声道,“也许是我们没能救下的那一部分人性。”
队伍秘密潜入北海道荒原。终焉祠隐藏在一座死火山口下方,入口被伪装成废弃气象站。深入地下三百米后,他们发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设施:数百个休眠舱整齐排列,每个舱体内都漂浮着一名成人,头部连接着复杂的神经接口,面容竟与现存共感议会成员惊人相似。
“克隆体?”健太握紧武器。
“不。”田中教授颤抖着读取档案,“是‘意识备份’。他们在灾难发生前,把关键人物的思维模式完整复制下来,准备在必要时替换现实中的本人。”
千夏走到最深处一间舱室前,玻璃内赫然是她自己的脸。
档案标题写着:“Project Phoenix - Final Reset Protocol. Activation Condition: Humanity chooses memory over progress.”
意思是:当人类选择铭记痛苦而非追求效率时,重启程序将自动触发,替换领导者,引导文明回归‘理性至上’轨道。
“原来如此。”千夏苦笑,“他们害怕真相带来的混乱,宁愿我们永远活在可控的谎言里。”
话音未落,警报骤响。整个基地开始升温,机械臂从天花板降下,目标明确??打开休眠舱。
“没时间犹豫了!”美穗启动EMP装置,“炸掉这里!”
“不行!”千夏拦住她,“这些也是‘我们’的一部分。逃避只会让循环继续。”
她转身走向主控台,输入一串代码??那是她童年时母亲教她的摇篮曲音符转换而成的密码。系统短暂迟疑后,弹出最终确认框:
> “是否永久关闭凤凰协议?警告:此举将导致所有备份意识永久消散。”
千夏深吸一口气,按下了“是”。
轰鸣声中,能源核心逐级熄灭。休眠舱内的身影渐渐模糊,像是松了一口气般沉入永恒安眠。
返回途中,无人言语。直到飞机穿越云层,千夏才轻声开口:“有时候,最大的勇气不是改变未来,而是拒绝完美的替代品。”
半年后,第八节点正式融入全球教育体系。各国中小学开设“共感伦理课”,教材第一课便是环礁真相与凤凰协议始末。学生们不再被教导“如何高效沟通”,而是学习“如何承受沉重、如何见证而不逃避”。
而在遥远的半人马座β星系边缘,探测器终于抵达预定坐标。它缓缓展开太阳能翼,启动共感矩阵发射模块。那一段十二小时的人类之声合集,化作一道柔和却穿透力极强的量子波束,向四周星空播送。
三个月后,NASA接收到一段回波信号。无法译解内容,但频率结构显示出明显的模仿特征??像是某种存在,正试图用同样的方式回应:
> 我……在……听。
消息传回地球那天,千夏独自来到心镜湖畔。她脱下鞋袜,走入浅水区,任湖波轻抚脚踝。
“我们曾以为光明必须驱逐黑暗。”她对着湖面说,“但现在我知道,真正的光,是在黑暗中依然选择睁开眼睛。”
夜风拂过,湖面涟漪荡开,映出万千星辰。某一刻,她仿佛看见湖底深处,那无数张脸同时微笑。
而在南极冰川之下,那株黑色冰藤悄然绽放第一朵花。花瓣展开瞬间,释放出一串无法被现有仪器捕捉的振动频率,直指银河中心。
田中教授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被人录下:
“这不是结束。这只是第一次对话的句点。”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列表下一章 加入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