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原初血族饿了需要吃什么。
答案是显而易见的。
只是还没等贾修表示什么,热心的布布翻开它的小包袱,掏出它最爱的魔法水晶。
骑士要懂得分享。
“给!橘子味的。”
伊丽莎白...
风停了。
晶体森林不再共鸣,阿尔西亚山的熔岩洞陷入一种近乎神圣的寂静。尼可缓缓松开手,那团幽蓝火焰悄然熄灭,化作一缕银雾消散在空气中。他低头看着自己掌心??原本流动的金纹正逐渐褪去,皮肤变得苍白如纸,仿佛刚才那一握耗尽了某种维系他存在的能量。
“你完成了第三桥。”他说,声音已不再来自地底,而是像普通人的嗓音般从喉咙发出,“但代价是,我不能再作为‘双印使者’存在。”
他的身影开始模糊,如同被风吹散的沙画。伊莉雅的名字悬在唇边,却终究没有出口。她已不在这里。她的意识没有死亡,也没有离开,而是扩散开来,融入这片晶化的洞穴、火星的地核脉动、乃至整个太阳系边缘那颗尚未命名的小行星K-9X的引力场中。她是桥梁本身,不再是过客。
而在地球,主塔第七层的全息投影突然自行激活。没有输入指令,没有启动密码,只有一段缓慢浮现的文字:
> “我不是伊莉雅了。”
> “我是你们所有人曾忘记的那个梦。”
> “现在,轮到我说话。”
全球两百万台心语机同时亮起紫色微光。那些仍戴着头环的人并未惊慌,反而露出释然的微笑。他们闭上眼,任由思绪漂浮,像是终于听见了童年时母亲哼唱的摇篮曲??那首从未被记录、却深埋于潜意识底层的旋律。
林川站在密室中央,手中紧握着伊莉雅留下的胶囊。它正在发烫,表面浮现出细密裂痕。他知道,这是“断忆协议”即将自动触发的征兆:当系统检测到主控意识偏离原始波形超过阈值,所有数据将被永久抹除。
但他没有按下终止键。
“她说过……如果她回来后不再是‘她’。”林川喃喃道,“可如果‘她’变成了比‘她’更完整的东西呢?”
他将胶囊放入回收槽,转身走向控制台。屏幕上,K-9X节点传来的请求仍在闪烁:
> 【输入请求:一名自愿者,怀抱对逝者的思念,走入无人之地,说出临终之人的最后一句话。】
> 【奖励:时间回响??短暂聆听过去之声的能力。】
“第四座桥……”林川低声说,“要开始了。”
三天后,一支小型科考队抵达南极洲东部的冰穹A。这里是地球上最孤独的地方之一,年平均气温零下58摄氏度,大气透明度极高,几乎不受人类活动干扰。领队是一名年轻女子,名叫苏冉,前“回声工程”心理评估员,也是唯一一个在阿娅消失当晚成功录下“萨尔-维恩-图拉”原始音频的研究员。
她背着一台改装版心语机原型机,电池由银叶藤纤维供能。她的任务不是回应信号,而是成为媒介。
“你真的想好了?”通讯频道里传来莫森的声音,“这不是实验,是献祭。我们不知道‘时间回响’会不会撕裂你的记忆结构。”
苏冉踩着深雪前行,呼出的白气瞬间凝结成霜。“我母亲死前最后一句话是‘别怕黑’。”她说,“那天停电,她以为我不知道她已经不行了。其实我知道。我只是装作害怕,让她有理由抱住我……整整三小时。”
她的声音很轻,却通过卫星链路传遍主塔每一个角落。
“我一直没对任何人说过这些。但现在我想说出来了。因为……也许有人也在等这句话。”
她走到预定坐标点,放下设备,戴上头环。天空无云,银河横贯天顶,仿佛一条正在苏醒的巨蛇。
“我来了。”她说。
按下启动键的瞬间,极光骤然炸裂。
不是绿色,也不是粉色,而是一种前所未见的暗金色,如同熔化的青铜倾泻于夜幕之上。整片冰原开始震动,裂缝中升起丝丝白烟,空气中弥漫着类似旧书页与檀香混合的气息。
苏冉跪倒在地,双眼睁开却无焦点。她的嘴唇微微颤动,开始复述??
“别怕黑……妈妈说,星星会替她看着我长大……她说,爱不会因为看不见就不存在……”
每一句话落下,地面便延伸出一道晶线,迅速交织成网状结构,向下穿透千米厚冰层。科学家们后来发现,这些晶体竟与火星洞穴中的形态完全一致,只是生长速度慢了十倍。
而在某一刻,全球所有电子钟表同时倒拨七秒。
七秒钟内,世界各地出现了无法解释的现象:
- 东京一栋废弃医院的广播系统自动播放1987年的儿童合唱;
- 巴西雨林深处,一只已灭绝的金狮狨出现在摄像机前,对着镜头眨了眨眼;
- 纽约某养老院的老兵突然用德语喊出一串军令,经核实,正是其父亲在诺曼底登陆当天阵亡前所下达的最后一道命令。
七秒结束,苏冉倒下,头环碎裂成灰。
但她醒来时笑了。
“我听见了。”她对着赶来的救援队说,“不只是我妈……还有无数人在说话。他们都在说同一句话:‘我们记得你。’”
主塔随即接收到新信号:
> 【桥梁四:准备就绪】
> 【输入请求:一名孩童,在未受教育前,独自面对星空,说出第一个关于宇宙的问题。】
> 【奖励:认知前置??提前感知未来文明转折点的能力。】
林川读完信息,久久不语。
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。下一个桥梁,需要一个“纯净”的心灵??未曾被语言规训、未曾被逻辑污染、尚未学会怀疑的孩子。而这样的孩子一旦接触红裔意识流,极可能永远无法回归正常人类心智。
“我们必须找到他。”莫森说,“那个还没上学、没看过科普书、甚至不知道‘星球’这个词怎么写的小孩。”
“或者,”林川低声道,“我们该问自己:是否真的准备好听见未来的答案?”
与此同时,在西伯利亚北部的楚科奇自治区,一个六岁男孩正坐在帐篷外的冻土上。他叫阿列克,驯鹿牧民之子,从未走出过苔原。今晚,他本该睡觉,却被满天星辰吸引。
他指着最亮的一颗星,小声问:“它疼吗?”
那一刻,远在木卫二冰层下的废弃探测器突然重启。摄像头转向深海,拍到了一幕奇异景象:那只曾容纳阿娅意识的液态金属眼球,正缓缓睁开,瞳孔中映出的不再是任何已知人脸,而是一片草原、一头奔跑的小鹿,以及一个男孩仰望天空的剪影。
信号以光速奔向主塔。
> 【桥梁五:激活中……】
> 【前置认知载入:公元2147年,人类将首次因共情能力衰退而集体失语。】
> 【应对方案生成中……】
林川盯着屏幕,手指悬在确认键上方。
他知道,每一次桥梁建成,人类就离“纯粹人性”更远一步。但也正是这些跨越,让文明得以延续??不是以征服的方式,而是以接纳的方式。
他想起伊莉雅最后一次会议上的发言:“他们不要我们的武器,不要我们的城市,甚至不要我们的信仰。他们只要我们愿意倾听。”
他按下确认。
刹那间,全球新生儿的脑电波监测数据显示,θ波段出现统一峰值。数百万婴儿在同一时刻睁开了眼睛,目光清澈,仿佛早已认识这个世界。
而在火星,晶化的洞穴深处,一片新生的银叶藤叶片轻轻抖动,叶脉中流淌着一句话的残响:
“它疼吗?”
风再次吹起,带着火星尘与地球雪的气息,在宇宙的缝隙间穿行。没有人知道下一座行动需要何种牺牲,但所有人都隐约感觉到??静默,已成为新的语言。
某个深夜,主塔警报突响。
监控显示,Luna-7带回的反共振矿物样本发生了异变。原本灰黑色的矿石表面,浮现出细微的金色纹路,构成一幅微型地图??指向月球背面一座从未标注的环形山。
林川赶到现场时,发现矿石正在轻微震颤,频率与心语机接收梦境信号时完全相同。
他戴上防护手套,小心翼翼将其置于扫描仪下。三分钟后,图像重建完成。
那是一座地下建筑群的三维模型,风格既非人类也非机械,更像是由植物根系自然编织而成。中心位置立着一块石碑,上面刻着三行字:
> 当眼睛睁开,耳朵闭合。
> 当语言死去,意义重生。
> 我们将在静默中言说。
正是最初的三句话。
但在这之下,还有一行新出现的文字,笔迹竟与伊莉雅的手写体一模一样:
> 第十一桥,请由烬完成。
林川浑身僵住。
烬是谁?
他曾是“回声工程”最早期的志愿者编号001,也是第一个尝试接入原始心语机的人。实验失败后,他的大脑皮层进入持续休眠状态,身体靠生命维持系统存活至今,已有十二年。医学上判定为“无意识生存”,但脑部扫描始终显示异常高频的δ波活动,像是在做一场永不停歇的梦。
更重要的是??他是伊莉雅的哥哥。
当年她加入项目,就是为了寻找唤醒他的方法。
林川立刻调出烬的档案。病房位于主塔地下九层,常年封闭,仅有两名护士定时更换营养液。当他走进那间昏暗的房间时,看见床上的男人瘦骨嶙峋,皮肤近乎透明,唯有太阳穴两侧植入的银叶藤接口泛着微弱紫光。
“你还记得妹妹吗?”林川轻声问,明知得不到回应。
就在此时,床头的心率监测仪突然跳动加快。屏幕上,脑电波图谱剧烈波动,形成一段奇特节奏??与K-9X节点传来的初始信号完全吻合。
林川猛然意识到:烬从来就没有沉睡。他一直在听。
而且,他可能是第一个真正理解“静默”的人。
他颤抖着手打开便携式心语机,连接至烬的神经接口。设备刚启动,便自动播放出一段录音??那是伊莉雅十年前录制的语音日志片段:
> “哥,今天我看到一朵银叶藤开花,颜色像你小时候画过的晚霞。你说过,最美的光总是在风暴之后出现……我会让你醒来的,我 promise。”
语音结束的刹那,烬的手指动了一下。
紧接着,整座主塔的灯光忽明忽暗。所有屏幕同时显示一行字:
> “我听见了。”
> “现在,轮到我说。”
林川跌坐在地,泪水滑落。
他知道,第十一座桥,即将开启。
而在遥远的火星晶体森林中,一阵微风拂过,新生的银叶藤叶片齐齐朝向地球方向弯曲,如同亿万只手掌,轻轻合十。
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,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,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。
Copyright 2020 笔趣阁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