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李泽会的事情,杨平和宋子墨和徐志良商量,宋子墨也跟杨平的意见差不多,非常支持李泽会来三博医院,他能来多久都是一片心意,不强求时间。
徐志良反正说话不利索,他也不发表意见,只是安静地听着,要真需要听取他的意见,宋子墨觉得和徐志良用微信聊天比直接说话来的顺畅。
张林在医生办公室,他看到李泽会进了主任办公室与教授在密谈,知道一定有什么重大消息,所以他特别关注,正在琢磨究竟是什么重大消息。
等到李泽会出来的时候,他看到李泽会握着杨教授的手,然后说:“杨教授,我会尽快处理好美国那边的事情,我还要赶飞机,晚餐就不在这里吃了,以后我们有的是时间在一起畅聊。”
“好,那我送你。”杨平跟出来。
“你忙,我自己去机场。”李泽会说。
宋子墨在前面引路:“我送你。”
“不用这么客气。”李泽会示意宋子墨留步,但是宋子墨还是执意送他。
张林竖起耳朵听他们的对话,利用掌握的有限的信息开始进行各种推测,最他确认:李泽会来三博医院?创建心脏外科。然他梳理有关自己掌握的李泽会各种情报,捕捉一些蛛丝马迹,最后发现很多细节能够支持他这个判
断。
李泽会打算来三博医院,这个消息很快传遍科室。
听说李泽会来三博医院,夏书有点不高兴,如果李泽会不来,夏书将来一定是心脏外科主任,虽然时间不会这么快,但是李泽会一来,他只能是副主任,下班之后,他把这个想法告诉蔡巧君。
蔡巧君笑了笑说:“你的格局应该再大一点,你以后的目标不是一个科主任,是世界顶尖心脏外科专家,李泽会的到来你应该高兴,他可以带着你更早出发,你怎么还不开心。”
“我是一个女的,看问题可能没有你高远,不过你想想我说的道理对不对。”
“一个池塘里最大的鱼也就那么大,一片大海里随便一条小鱼可能是池塘里的鱼无法企及的,三博医院是一片大海,而不是池塘,所以你不能有池塘的思维,而要有大海的思维,在这片大海里,大家相互竞争,才会最终成长
为大鱼。”
夏书听后颇为惭愧,自己的格局居然不如蔡巧君,她说得很对,自己的格局确实小了,不应该对李泽会的到来不满,而是高兴,主动辅佐他建立心脏外科,一起把心脏外科做大做强,这才是应有的格局。
“谢谢你,要不是点醒我,我真的跳不出自己狭隘的思维。”夏书说。
蔡巧君亲了他一口:“不是你狭隘,这是人之常情,其实你也不过是随口发的牢骚而已,即使我不说出来,你自己很快也会改变想法,就像一个人生气是暂时的,他很快能清醒,不是我点醒你,是你自己有大格局大胸怀,要
不是你自己有这种大格局,我说什么都没用,我只不过提前将你清醒后的话说出来而已。”
夏书听后心里舒服了很多,他觉得蔡巧君不普通,聪明、通情达理,有格局。
蔡巧君和夏书谈婚论嫁,她父母开口提出需要六十万彩礼钱,说培养一个大学生不容易,需要六十万彩礼钱给弟弟买房子。
蔡巧君当场拒绝:“我读大学读研究生也没用你们多少钱,都是助学贷款完成的,现在我的婚事我自己做主,我们结婚后该承担的赡养父母责任一分不少,但是你要提出彩礼钱,对不起,一分没有,这是我自己的事情,跟你
们没有任何关系。
“你反了?”她父亲发脾气。
“反了又怎么样?别拿这些威胁我,我再说一遍,彩礼钱一分没有,我们回来看你,告诉你我们要结婚,是因为你是我的父母,婚姻大事,哪有不告知父母的,不是让你收彩礼钱的。
蔡巧君一句话怼得她父母没脾气。
转头他跟夏书说:“我们在一起,以后凭借我们自己的双手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,没有房子,没有车子,没有关系,我们奋斗一切都会有,你是博士,我是护士长,我们以后什么都会有,我不要你什么彩礼钱,也不要房
子,也不要车子,我只要你以后对我一颗真心。
在这么霸气的蔡巧君面前,她父母不再敢提彩礼两个字,蔡巧君自己说,两人的婚礼她自己操办,一切按照她自己的意思来。
后来,蔡巧君拿出所有的积蓄支付了首付,在医院附近的楼盘以优惠价买了一套房子,夏书感到很惭愧,他博士才刚刚毕业不久,根本手里没有钱,买房子还要女人出钱。
蔡巧君跟他说:“既然我选择跟你在一起,为什么还分你我,我的钱就是你的钱,以后我们也有自己一个小家,不要说什么房子一定要男人买,我参加工作比你早,自然有点积蓄,这是很正常的事情。”其实这也是蔡巧君省吃
俭用积累下来的。
每逢别人问起买房子事情,蔡巧君总是说:“我哪有什么钱,这是夏书买的。”
当时夏书紧紧抱住蔡巧君,以后一定好好疼爱这个女人。
夏书想起跟蔡巧君在一起的一些事情,不得不佩服这个女人的聪明,这是一个不可多得适合做妻子的女人。
“明天你主动去找杨教授,提出如果李泽会教授来三博医院,你到时可以协助他创建心脏外科,这样比他找你谈话比较好。”蔡巧君说。
夏书点点头。
---
一花独放不是春,百花齐放才是春,杨平总是记着韩主任当初对他说的话。
三博医院只有他一个人厉害不算什么,要培养出一个强大的团队,形成优良的传统,构建完善稳定的人才培养制度,这才是最重要的。
一个李泽会,可以让心脏外科步入世界一流,虽然杨平自己的心脏外科技术也是超一流,但是他一个人的精力有限,他不可能去承担作用专科的发展任务,培养各个专科的新人需要一定时间,医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
情,需要以十年为跨度,甚至更久的时间,即使他亲自来培养,也需要几年时间。
现在研究所和三博医院是分开的,研究所属于医学科学院,三博医院属于临床医学院,目前只是两个单位位置在一起,工作上依然和以前一样,但是在行政管理上已经分开。
所以关于李泽会的事情,杨平需要与夏院长商量。
李泽会来三博医院这是好事,但是他能不能适应国内环境,毕竟文化差异这么大,饮食差异等适应相对容易克服,但是文化差异很难克服,虽然李泽会以前经常被父母带回国探亲,但是那只是极少的度假时间,他大部分时间
生活在美国,如果只是对于杨平个人的认可,这种感情是不可靠不牢固的,很容易被生活中的一切障碍性的琐事冲淡。
不过也不要紧,他能够留多久就留多久,留多久都能够给三博医院带来贡献。
当杨平将这个消息夏院长的时候,夏院长提激动的:“让他来,让他来呀,什么待遇尽管提,他一来,我们心脏外科立马组科,过段时间等夏书能够能够过去,中青年人才梯队就建立了,你以前不是也在担心心脏外科一直没
有合适人选,很多个人选你都不满意,李泽会你跟我说过,完成知道这人,世界顶尖心脏外科专家。”
夏院长这么爽快这是杨平意料之中的事情,毕竟夏院长是爱才之人,他也想尽快将三博医院发展起来,如果什么事情都靠杨平,杨平的负担太重,每一个科室如果有一个满意的科主任,再有一两个得力的年轻人,这个可是基
本上算是稳住阵脚。
所谓世界一流,其实就是人才世界一流,这些房子建筑算个屁,屁都不是,山不在高有仙则灵,水不在深有龙则灵,医院不在建筑的华美,有世界一流的医生就行。
“能来吗?”夏院长不免担心起来,刚刚的兴奋劲又被压制了不少。
要是李泽会是国内读大学然后出国深造,这种回来的可能性很大,一个从小在美国长大的华裔,连中文说得都不利索,他能适应国内的环境吗?
杨平也有同样的担心:“这是他特意找到我亲口跟我说的,我也在琢磨这事,究竟他能不能来,能来多久,我是这么想的,反正三博医院的大门随时朝世界一流人才敞开,人才去留自由,不管他来多久,都都是一片心意,能
够为我们做一些贡献,能留多久我们都不强求,不奢望。”
夏院长手里摸着杯子,还是一个搪瓷杯,他就喜欢用搪瓷杯泡茶,紫砂杯他也有,但是不经常用。
“我也这么认为,那就随时欢迎他来,他一来,我们就开创心脏外科。”夏院长雷厉风行。
目前,三博医院的骨科很强,不管是大骨科的谭博云还是运动医学中心的高远,那都是一把好手,高远是最能干的,现在已经可以说不如国际一流,不管是技术、科研还是病源的广度。
其它科室目前还差那么点意思,尤其是心脏外科,一直以来没有独立成军,只有一个庞杂的胸外科,作为世界一流医院,心脏外科必须有,而且必须强,心脏与脑,才是外科的巅峰,其次才是肝胆胰、脊柱,再次是其它。这
不是有意建立外科鄙视链,而是事实。
夏书趁杨平有空找到杨平,主动说听说李泽会来三博医院,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,这样心脏外科可以早日成立,如果李泽会真的来,他愿意全心全力做他的助手,一起创建心脏外科。
“你怎么知道李泽会要来?”杨平挺惊讶的,院内暂时消息是保密的,宋子墨和徐志良不是随意泄密的人。
夏书说:“我也是听科里的传言,不知道是不是真的。”
杨平点点头,确认传言是真的。
虽然没有明说,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,以后心脏外科的负责人是夏书,但是他工作经验尚不足,所以需要历练一段时间,现在李泽会来三博医院,心脏外科的负责人肯定是李泽会。
不是所有人都心胸广阔,其实大多数人心胸是狭窄的,很多医院,包括一些顶级大医院,别说一个医院,一个科室就那么点人也每天明争暗斗互相看不惯,副主任看不惯主任,主任看不惯副主任,这一组看不惯那一组,整天
内耗不是什么怪事,病例讨论的时候,他觉得自己的意见高明,别人的意见不值一提,对方又觉得他的意见漏洞百出等等,有些时候已经不是学术竞争,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内耗,反正有点相互瞧不上。
杨平不确定夏书是不是也会这么狭隘,本来还想找他聊一聊,没想到他自己找上来,很明显他的表情很开心,是真的开心。
看来夏书的心胸很宽广,是一个可塑之才,能够成大事,杨平当时就这么想,如果心胸狭窄的人听到这个消息,即使嘴上说得再好,难免表情上会有一些不愉快。
以前夏院长想更换脊柱外科主任的时候,秦主任还不是当场脸色就变得十分难看,后来还搞了一通骚操作,最后自己灰溜溜的从主任位置退下来。
现在夏书这么年轻,居然有这么胸怀,实属难得,这更加坚定了杨平将夏书培养出来的决心。
有了李泽会挑大梁,夏书辅助,三博医院的心脏外科挤入世界一流不是什么难事。
神经外科比起心脏外科让杨平省心很多,因为徐志良喜欢神经外科,等到一定的时机,徐志良将被派往神经外科做主任,至于宋子墨,他什么外科都有兴趣,但是最喜欢急救手术,比起徐志良的稳重,他的风格更加凌厉。
普外科的主任现在肝胆胰方面进步非常快,他和高远一样,是属于那种非常爱学习,一心一意钻研的技术的人,所以以后在杨平的帮助下,将肝胆胰外科带入世界一流完全有可能。
脊柱外科有金博士文中,外科系统这几个科室能够树立起来,其它科室很容易跟进,夏院长经过一番改革之后,新上任的主任都是年轻有为的博士,所以只要四个最关键的外科建立起来,其它科室再慢慢跟进。
内科系统的建立比起外科相对要容易一些,所以,三博医院可以在短时间内更上几层楼。
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,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,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。
Copyright 2020 笔趣阁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