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武侠仙侠 > 我有道观通异世 > 第六百六十三章 天坑

再踏上这片圣地,身后已是茫茫黑水。
原本翻涌的湖面陷入了平静之中,刚才的大风大浪就如同不存在一般,当真是叫人连连称奇。
“也不知过了多久。”姜闻看着圣地的依旧寂静苍凉的景色,想到自己在这圣...
姜闻立于神海之中,目光凝滞在那尊突兀出现的增长天王石像上。它静静矗立,与他本命神像并肩而立,仿佛自古便在此处,从未移动过半寸。可正是这份“理所当然”的存在,才令人心生寒意。
“为何会进我神海?”姜闻低声自语,眉头紧锁。他伸手欲触,却又顿住。方才那一道神光贯通识海、万般记忆奔涌而来的痛楚仍历历在目,三魂七魄仿佛被撕裂重组,哪怕如今已愈合,仍残留着细微的震颤。
姜素蜷缩在一侧,身影淡薄如烟,语气冷得像是从冰窟中捞出:“你说呢?是你碰了它,是它随你而来。现在倒问我?”
姜闻不语。他知道姜素心中不悦??她本是他神魂所化,黄庭经内景修持至极深处才孕育出的一缕灵识,虽非血肉之躯,却有情有感。这神海是她的居所,是她唯一能安身立命之地。如今却被一尊外来的石像强行占据中心位置,如同庙宇中新塑金身,将原本供奉的神明挤至偏殿。
这不只是空间之争,更是权柄之夺。
他缓缓闭眼,运转《外景经》心法,试图感知那尊石像的气息。刹那间,一股苍茫浩荡之意扑面而来,似有低语自远古回响:“……持剑镇邪,护法守正……五脏通天,六腑连地……”
声音断续,却字字如钟鸣,直击神魂根本。
姜闻猛然睁眼,额角渗出冷汗。这不是简单的神像残留意志,而是某种法则的投影!它并非死物,而是承载了一段天地规则的“钥匙”,只是不知因何遗落在这脏中世界,又为何偏偏选中了他。
“你感觉到了吗?”姜闻问姜素。
“嗯。”她轻应一声,“它在吸收神海中的灵气,而且……和你的神像有共鸣。”
姜闻心头一震。他再细看,果然发现两尊神像之间隐隐有金丝流转,如同血脉相连。他的本命神像虽镀金身、威仪赫赫,此刻竟微微低首,似对身旁石像抱有敬意。
“不对。”姜闻瞳孔微缩,“不是敬意……是臣服。”
这一念升起,犹如惊雷炸响脑海。他修行《黄庭内外景经》,以自身为鼎炉,炼神养气,早已将神像视作己身意志的延伸。可若连神像都在向这外来之物低头,那岂非意味着他的道心已被悄然动摇?
他深吸一口气,强行压下躁动的神念,沉声道:“此像来历非凡,绝非寻常天王造像。它出现在五脏之中,又与我神海相融,恐怕与太古神战有关。”
姜素冷冷道:“你现在才发现?刚才差点魂飞魄散的时候,我就想说了??那股记忆洪流里,不止有增长天王的身影。”
姜闻一怔:“你还看到了什么?”
“我看不清全貌。”姜素摇头,眉宇间浮现出一丝罕见的迷惘,“但我在那些破碎的画面中,看见了四尊神像……不,是四位真正的‘天王’。他们站在一座断裂的天柱之上,手持兵刃,面向虚空。而在他们对面……是一片漆黑的影子,没有面孔,没有形体,只有一双眼睛,红得像血月。”
姜闻呼吸一滞。
血月……
他忽然想起迷惘桥上,燕宫璃曾说过一句话:“当血月升空,四王归位,脏中天地便会重开门户,通往那被封印的旧日战场。”
当时他以为那是隐喻,如今看来,竟是预言!
“难道说……”姜闻喃喃,“这尊石像,并非偶然落入此地?它是被人放在这里的?为了等一个人?等一个能让它复苏的人?”
话音未落,神海骤然震荡!
那尊石像双眼猛地亮起赤光,宛如活物睁眸。紧接着,一道古老的声音在他识海深处响起:
**“寻得持剑之人,传吾敕令:五脏成界,四象未齐,不可启门。若强开者,万灵俱灭。”**
声音落下,石像光辉渐敛,恢复平静,仿佛刚才的一切皆是幻觉。
但姜闻知道,那不是幻觉。
那是来自太古时代的警示,是某个强大存在的最后嘱托。
“四象未齐……”姜闻咀嚼着这几个字,脑中电光火石般闪过无数线索。增长天王属南方,主火;广目天王属西方,主金;多闻天王属北方,主水;持国天王属东方,主木。四象若缺其一,阵法不成,天地失衡。
而眼下,他手中仅有增长天王一尊神像,其余三位天王踪迹全无。
“所以,这才是真正的大劫伏笔。”姜闻缓缓吐出一口气,“所谓异世通道,并非自然形成。而是有人要借脏中天地为基,开启太古战场的封印之门。而这尊神像,是守护者留下的最后一道防线。”
姜素沉默片刻,忽而问道:“那你呢?你是守护者,还是闯门人?”
姜闻一愣。
这个问题,他从未想过。
他是误入此界的道观主人,靠着一座破旧道观连接异世,采撷机缘,修炼成真。可如今看来,这一切或许早有定数。道观为何能通此界?为何偏偏是他?为何增长天王会选择他作为承接者?
冥冥之中,似有一条看不见的线,牵引着他一步步走向某个命运终点。
“我不知道。”姜闻终于开口,声音低沉却坚定,“但我既已卷入,便不能再退。若是大劫将至,我也要做个明白鬼。”
他转身走出神海,意识回归肉身。
外界,丛林依旧静谧,苍天古木参天蔽日,奇异生灵穿梭其间,宛如新生世界。可姜闻已无法再以欣赏的眼光看待这片土地。他知道,在这生机勃勃之下,埋藏着足以毁灭万界的隐患。
他盘膝坐下,取出剩余的那一滴恩鬼眼泪,小心翼翼收入玉瓶之中。此物珍贵无比,今日虽用去一滴疗伤,但余下尚可保命。他又翻查储物袋,清点法宝丹药,确认无损后,才将注意力转向脚下大地。
既然增长天王神像出自五脏之中,那么其他三位天王,是否也藏于其余四腑之内?
脾属土,胃属仓廪,胆主决断,膀胱藏津液……这些脏腑演化而成的世界,或许正隐藏着另外三尊神像的踪迹。
“先去脾中世界。”姜闻做出决定。脾属中央,五行居土,乃四象交汇之所,若有线索,必从此处开端。
他起身欲行,忽觉袖中一物微热。
探手一摸,竟是那枚从迷惘桥拾得的青铜铃铛。
铃身斑驳,刻有古篆,隐约可见“招魂引路”四字。原本毫无反应,此刻却自行轻颤,发出几不可闻的嗡鸣。
姜闻眼神一凝。
这铃铛,乃是燕宫璃所赠,据说是她师门至宝残件,专用于沟通幽冥、感应亡灵执念。平日里死寂无声,如今却主动示警……
莫非,前方之路,已有亡魂指引?
他不再犹豫,催动体内金丹,运转《外景经》中的“通幽篇”,将神识扩散至百丈之外。霎时间,感知如潮水蔓延,草木虫兽皆成耳目。
就在东南方向三十里外,一片枯萎的沼泽边缘,他捕捉到一丝异常波动??那里有一座倒塌的祭坛,坛心插着半截断裂的旗杆,旗帜早已腐朽,唯余一角残布随风飘荡,上面绣着一只金色的眼睛。
姜闻瞳孔骤缩。
那只眼,他在姜素描述的记忆碎片中见过??正是血月中那双冷漠无情的眸子!
“果然有人在布局。”他冷笑一声,“不但想开太古之门,还要以祭坛引动邪念,污染新生世界。”
他袖袍一挥,四象剑阵收入体内,身形腾空而起,直掠东南。
风声呼啸,林海翻涌。
三十里转瞬即至。
祭坛残破不堪,四周尸骨堆积,皆为人形,却无头颅,脖颈处整齐切开,似被利器瞬间斩落。更诡异的是,每一具尸体的心口都插着一根黑色铁钉,钉尾缠绕着写满符咒的布条。
姜闻落地无声,眉头紧锁。这是“镇魂钉”,专门用来禁锢强者神魂,防止其转生或逃逸。布条上的符文他认得,是上古魔教“玄阴宗”的秘传咒术,早已失传千年。
“这些人……是守护者?”姜闻蹲下身,轻轻拔出一根铁钉。刹那间,一股怨念冲天而起,化作凄厉尖啸,直刺神海。
他闷哼一声,连忙运转心法抵御。待风波平息,只见那布条上浮现一行血字:
**“第四批守门人,尽数伏诛。门将启,血月临,恭迎主上归来。”**
落款是一个扭曲的符号,形如蛇咬月。
姜闻脸色阴沉。
对方不仅组织严密,手段狠辣,且目标明确??清除所有阻碍开门之人。而自己得到增长天王神像的消息一旦泄露,恐怕立刻就会成为下一个目标。
“不能久留。”他站起身,正欲离开,忽然察觉脚下泥土松动。
低头一看,一块青石板微微翘起,缝隙中透出幽蓝光芒。
他运力掀开石板,赫然发现下方竟是一座密室入口,阶梯蜿蜒向下,不知通向何处。
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,与血腥味交织,令人头晕目眩。
姜闻取出一张辟邪符贴于胸前,又将恩鬼眼泪含于舌下以防神魂受损,这才缓步走下台阶。
阶梯尽头,是一间圆形石室。
石室中央摆着一口铜棺,棺盖半开,里面躺着一具身穿白袍的干尸。面容依稀可辨,竟是个年轻女子,眉心一点朱砂痣,神情安详,仿佛只是沉睡。
而在她双手交叠之处,放着一面铜镜。
姜闻走近,刚想细看,铜镜忽然自行翻转,镜面映出的却不是他的脸,而是一片燃烧的森林,森林中央站着一人,背对他而立,身穿黑袍,肩扛长剑。
下一瞬,镜中景象突变??血月高悬,四尊神像崩塌,千万生灵哀嚎化为灰烬,唯有那黑袍人缓缓抬头,露出一双猩红的眼。
姜闻心头剧震,猛地后退三步。
就在此时,干尸忽然睁开双眼!
空洞的眼眶中燃起幽蓝色火焰,沙哑的声音从她口中传出:
“来者……可是持剑之人?”
姜闻握紧拳头,沉声道:“我是。”
“好……好……”干尸嘴角扯出一抹诡异笑容,“我等你很久了。我是第三任守门人首领,柳青鸾。我死后,魂魄被困于此,只为传递一句话??”
她艰难地抬起手,指向铜镜:“镜中有真言,唯有增长天王认可者方可开启。若你真是持剑之人,便拿起它吧。”
姜闻迟疑片刻,终究上前,取下铜镜。
触手冰凉,刹那间,镜面爆发出刺目蓝光,一道虚影缓缓浮现??竟是增长天王本人!
但与石像不同,这位天王浑身浴血,左臂断折,右手紧握断裂的宝剑,怒目圆睁,口中传出悲愤之音:
**“吾等四王,誓守太古之门。奈何内鬼窃符,勾结外魔,致使封印松动。今吾三人陨落,唯余我一缕残念寄于神像,等待传人。若见此影,速寻其余三像,重布四象阵,否则血月降临之日,便是万界覆灭之时!”**
影像戛然而止。
石室内陷入死寂。
姜闻久久伫立,手中铜镜微微发烫。
他知道,自己已经无法回头了。
这场跨越千年的守望,如今落在了他的肩上。
“素。”他轻唤一声。
“在。”姜素的声音从神海传来,少了往日的冷意,多了几分郑重。
“帮我护法,我要闭关七日。”
“你要做什么?”
“炼化增长天王残念。”姜闻眼中闪过决然,“既然他是守护者,那我便继承他的意志。我要让这尊石像,真正活过来。”
他说完,盘坐于铜棺之前,将石像置于头顶,双手结印,运转《黄庭内景经》中最艰深的一式??“摄神归位”。
顿时,神海翻腾,石像放出万丈金光,与他本命神像交融一体。识海中响起阵阵梵音,仿佛有万千僧侣齐诵真言。
一场关乎命运的蜕变,就此开始。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列表下一章 加入书签